首页 资讯

都兰:风小了沙少了

通讯员 程宦宁

1978年纳入“三北”防护林建设重点县,1995年纳入柴达木盆地高海拔沙地综合治理试验示范区,2005年列入全国防沙治沙示范区,2015年被评为国家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县……这一个个历史节点背后是一代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努力改变生态环境的奋斗历程。

近日,从乌兰县出发,一路乘车沿国道蜿蜒驶向都兰县,总感到车在一个个缓坡上盘旋前行,这是都兰县的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使然。在越过成群的山峦、裸露的沙丘后,绵延的林带和望不到边际的枸杞地,在车窗外向后闪过,这时便已置身都兰境内。

在平均海拔2600多米的县域内,曾经是青海省沙漠面积较大、风沙危害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共有沙化土地面积83.42万公顷。经过这些年不断的努力,截至目前,全县林地面积为53.6万公顷,再也找不到那个曾经被漫天黄沙笼罩过的“不毛之地”。

原来,都兰县一直以重点工程为依托,以机制创新,科技创新为抓手,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第一位,快速发展防沙治沙事业,为全县人民打造了一个“温暖”之地。

“在道路两旁或田间地头种植各种耐旱耐寒的树木,都是为了防沙挡风,护住农田。一代接着一代种草植树。近年来,不断加大生态保护和建设力度,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长期生活在这里的各族群众也感到日子比以前过得更有滋味。”在都兰生活了三十年的居民姜春山告诉记者。

姜春山的老家在互助脑山地区,为了让生活更好,搬迁到了都兰县。姜春山说,当时想法很简单,就是多种些地多些收入。来后才感到这里比较荒凉,甚至动过再搬回去的念头。随着树越种越多,风小了沙少了,也不觉得荒凉了,现在种植枸杞和藜麦,日子越来越有奔头。

姜春生的经历只是都兰县实施“生态立县”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都兰县实施“三北”五期防护林体系建设、退耕还林草、封山育林等重点生态工程,森林覆盖率从数年前的4.04%,提高到目前的5.09%,从深层上带出的是一种理念的转变,靠生态裁出大地“绿色衣裳”。

说起都兰县这些年的变化,夏日哈林业环境管护站的老站长杨生新有一肚子的话说不完。从一开始种一棵树死一棵树中一步步积累经验,到深栽旱作造林治沙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推广,到现在的科技兴林,人工造林和封沙育林育草相结合,在治沙防沙的道路上,都兰县正在一步步赶超。

都兰县防沙治沙经验表明,在荒漠化地区,围栏封禁为主、人工治理为辅的治理措施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的治理途径。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采取工程和生物措施治理沙漠化土地将是今后都兰县治沙防沙的新出路。


推荐阅读:青海在线